為便于使用《2020年重點環(huán)境保護實用技術和示范工程名錄》,中國環(huán)包產業(yè)協(xié)會編制了入選技術和工程介紹,將陸續(xù)發(fā)布。簡介內容由申報單位提供。
2020-S-3
工程名稱
漢中市城市污水處理廠——10萬m3/d生活污水低碳雙泥齡耦合流態(tài)化生物載體高效低耗脫氮除磷技術示范項目
工程所屬單位
漢中市城市污水處理廠
申報單位
浦華控股有限公司、漢中市城市污水處理廠、清華大學、浦華環(huán)保有限公司
推薦單位
北京市環(huán)境保護產業(yè)協(xié)會
工程分析
一、工藝路線
本工程的特點是進水低碳氮比,按傳統(tǒng)理論需投加大量碳源和除磷藥劑。本工程提標改造二級生物處理采用改進AAO結合好氧FBC處理工藝,深度處理采用濾布濾池過濾工藝:通過工藝參數的最優(yōu)化設置,在生物池中的生物膜、活性污泥、污水、曝氣之間形成了多個多相的生物微環(huán)境,實現諸如短程硝化反硝化、厭氧氨氧化、同步反硝化除磷、好氧反硝化等節(jié)能節(jié)碳反應過程。改造原轉碟曝氣器為鼓風底部曝氣系統(tǒng);為提高生物反應池的處理效率,在生物反應池好氧區(qū)內投加生物填料;并設置纖維轉盤濾池進一步去除SS,使得處理后的污水穩(wěn)定達標排放。
提標改造后污水處理工藝流程:城市污水→粗格柵(未更換設備)→污水提升泵→細格柵(更換設備)→曝氣沉砂池(更換設備)→一段厭氧池(新建)→二段厭氧池(原生物選擇池)→生物反應池(AO反應池+好氧FBC)(原DE氧化溝改造)→二沉池→纖維轉盤濾池(新建)→接觸消毒池(新建及改造)→出水井(改造)→一級A達標外排至漢江,詳見下圖。
二、關鍵技術
根據氧化溝現狀容積,要使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,現狀氧化溝的處理能力無法達到要求。因此,本著減少工程量和征地面積、易于實施、方便運行的原則,本次生物處理單元的升級改造考慮將表面曝氣的改良DE氧化溝工藝改造為底部曝氣的AAO工藝,以增強脫氮除磷效果,提高出水水質。由于受原氧化溝池容限制,好氧池池容不足,本次改造在好氧池中投加一定量的生物填料(選擇MBBR),以提高生物池的生物量,保證處理效果。
此外,考慮到本工程日后無法減產運行,使所有填料區(qū)的板條曝氣器可提升,這在國內大型市政污水FBC/MBBR填料區(qū)中尚屬首次。漢中市污水處理廠屬于典型的低碳氮比廢水,碳源嚴重不足,本工程取得了非常好的生物處理效果,這對同類型的低碳氮比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具有極大的參考意義。
工程規(guī)模
總處理水量:10萬m3/d,其中一期5萬m3/d;二期5萬m3/d。
主要技術指標
外排水執(zhí)行《城鎮(zhèn)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18918—2002)一級A標準和《漢丹江流域(陜西段)重點行業(yè)水污染物排放限值》(DB 61/942—2014)表1標準限值。內控達到《地表水環(huán)境質量標準》(GB 3838—2002)地表水Ⅳ類標準。
經濟效益分析
一、投資費用
13?000萬元
二、運行費用
0.8元/t
三、效益分析
綜合經濟效益為2?165萬元/年,直接經濟凈效益為2?070萬元/年。
工程環(huán)保驗收
一、組織驗收單位
漢中市環(huán)境保護局
二、驗收時間
2018年4月25日
三、驗收意見
同意驗收。
原標題:2020示范工程 |? 漢中市城市污水處理廠——10萬m3/d生活污水低碳雙泥齡耦合流態(tài)化生物載體高效低耗脫氮除磷技術示范項目
特此聲明:
1.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。
2.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,如發(fā)生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。
3.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。